肝脏健康关乎全身机能,良好的肝脏状态能让我们精力充沛、气色红润。而当肝脏出现一些小问题时,除了调整生活方式,按摩也是一种不错的疏肝方法。你是否好奇,究竟按摩身体的哪些部位能有效疏肝呢?接下来就为你揭晓。
太冲穴:肝脏的“出气筒”
太冲穴位于足背,第1、2跖骨间,跖骨结合部前方凹陷中。它是肝经的原穴,能很好地调节肝脏的气血。当你感到烦躁、焦虑、生闷气时,用拇指指腹垂直按压太冲穴,力度以稍有疼痛感为宜,每次按揉3-5分钟,每天2-3次。经常按摩此穴,可帮助疏通肝经气血,缓解因肝气郁结引起的情绪不畅、头痛、眩晕等症状。
期门穴:肝脏的“守护者”
期门穴在胸部,当乳头直下,第6肋间隙,前正中线旁开4寸。它是肝经的募穴,是肝脏经气输注于胸腹部的位置。按摩期门穴可以调节肝脏的功能,促进肝脏的疏泄。双手掌重叠,用掌根按揉期门穴,每次按揉10-15分钟,以局部产生酸胀感为佳。长期坚持,对改善肝郁气滞导致的胸胁胀满、食欲不振等有帮助。
章门穴:肝脏的“调节枢纽”
章门穴位于侧腹部,当第11肋游离端的下方。它既是肝经的穴位,又是脾的募穴,具有疏肝健脾的双重功效。用双手的拇指或掌根按揉章门穴,每次3-5分钟,每天3-4次。按摩此穴可促进肝脏的疏泄功能,同时还能增强脾胃的运化能力,对改善因肝郁脾虚引起的消化不良、腹胀等症状有一定作用。
肝俞穴:给肝脏“加油”的穴位
肝俞穴在背部,当第9胸椎棘突下,旁开1.5寸。它是肝脏经气在背部输注的部位。用双手拇指指腹按揉肝俞穴,每次2-3分钟,以有酸胀感为度。按摩肝俞穴可以起到养肝血、疏肝气的作用,对改善视力模糊、眼睛干涩等因肝血不足或肝气不畅引起的眼部问题也有一定益处。
结语
想要疏肝,可按摩太冲穴,它如同肝脏的“出气筒”,助你疏泄肝气、调节情绪;期门穴是肝脏的“守护者”,按揉它能促进肝脏疏泄;章门穴作为“调节枢纽”,兼具疏肝健脾之功;肝俞穴则能为肝脏“加油”,养肝血、疏肝气。日常坚持对这些部位进行适当按摩,有助于维护肝脏健康,让我们以更好的状态面对生活。
厦门立和中医门诊部
电话:0592-6669566
地址:福建省厦门市思明区前埔北路487号